修行要从哪里修起呢?要先修五常。我必须说明,五伦是全世界都有的。什么叫五伦?夫妇是第一伦,然后是父子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,这个全世界都有。不过五常只有中国人有。 什么叫五常?我们讲伦常,伦是伦,常是常,伦是关系,常是规则、常态。我们今天讲新常态,其实是说关系是老的,但是那种常态要新的。可是再怎么新,都…
“天生地养”,就是把握住了天时、地利。大地广大包容,能够承载、育养万物,万物都是凭借着大地而生存,所以对人和万物而言,善用“地利”十分重要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我们要向大地学习,掌握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。 除了能够掌握地利之外,也要能够把握天时。人要跟天地在一起,与天地相亲,善用天时、地利,佐以人和的努…
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就是自然,江山依旧在人事已全非。人类社会再怎么改朝换代,自然是永恒不变的。自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。所谓自然,用在人身上,还是那三个字:凭良心。我们为人处世,一定要凭良心,多问应不应该做,少问喜不喜欢。再喜欢的事,违背良心,不应该做,就是不能做,否则恶果就离你不远了。 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…
什么叫信仰?信仰就是“相信”和“敬仰”。 伏羲氏的贡献是使我们信仰自然。他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分子,就应取法自然。凡事顺乎自然,便可获得天人之间的和谐,共同生存与发展。中华民族对万事万物的看法,都秉持伏羲氏的路线,以自然为师、向自然学习。 孔子认为,在万物之中,只有人类具有创造力和自主性。我们除了本…
人们现在常常讲修行,就是告诉我们,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来修的。通过什么来修呢?答案是行。因此,我们才常常问人家,你到底行不行?就是这个意思。 但是,仅仅“行”就够了吗?当然不够。 同样做一件事,做法也完全一样,得出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,甚至完全相反。究其原因,就是当初那个错误的念头导致的。那个就叫起…
细心思虑,用心体悟,我们会发觉,《论语》并不是我们记忆中所说的“家常便饭”,更不是孔门弟子的谈话记录,它实实在在是孔门论道的人生宝典。 安贫并不乐贫,是孔子的主张。能富便富没有拒绝或反对的必要。不能富即安,不怨天也不必尤人。不取不义之财,不求不义之贵,自然心安理得,自得其乐,这才是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成功固然是必要的,但观念一定要正确。现代社会盲目鼓励大家进行无情的竞争,显然是促使社会道德败坏的主要原因。如果再以金钱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,那就更加令人忧虑。 追求成功,务必注意手段的合理合法。衡量成功的标准,不能限于金钱、财富或其他物质,应该兼顾精神和健康等方面,以免过分看重某一种因素而迷失了自己…
很多人静不下来,要让自己忙,麻痹自己。用孔老夫子的话来讲,我们每天在重复做一件事一一骗自己。我们天天编造理由骗自己,就是不敢和自己的良心对话,这点一定要彻底改变。每个人要改造自己,使自己过一个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人生,就必须听从良心的指引。 良心人人皆有,心无外物,心无外理,良心就是道,就是天理。我们做…
人生只有一条永远不变的定律,那就是“自作自受”。长久以来,我们总把“自作自受”视为贬义,好像只有不好的结果才是自作自受。其实,不管结果好与坏,都是自作自受。 人生就是自作自受的过程,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百分之百的后果,谁也推卸不掉,别人也代替不了。很多人说“都是你害的”,这是在推卸责任,…
在如今新鲜事物应接不暇、忙忙碌碌的时代,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多少,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充实多少,反而普遍烦恼焦虑。 我们真的需要适可而止,静下来,先做自己。 我们整天忙着做这个、做那个,就是不做自己;关心这样、关心那样,反而不关心自己。我们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“整自己”,好像非得把自己整垮,才认为自己已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