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向《说苑》中说:“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人的品性不好能够矫正,这是非常难得的从劝谏人的角度来讲,能否理性、合理地劝说,是这个问题的关键。 这段话接下来的论述是:“说之不行,言之不从者,其辩之不明也;既明而不行者,持之不固也;既固而不行者,未中其心之所善也。辩之明之,持之固之,又中…
范晔说:“百家之言政者,尚矣!大略归乎宁固根抵革易时弊也。”意思是说,诸子百家谈论政治的学说都是非常高尚的,他们学说的要点大都是讲究从根本上来巩固政权,剔除制度中存在的弊端,依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。 国家的命运和政治形势并不是永远不变的,由此也就会使很多不同的意见混杂在一起,导致关于每一件事情的是非和…
中国人说,“此一时,彼一时也”。只要时一变,人的整个观念就要跟着调整。不能说以前是这样,现在还是这样。现在是现在,以前是以前。 实际上,人到最后就是孔子讲的那句话,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。我们要读懂圣人的话,不要只会背诵或考试。尽人事,听天命,是说你只管自己该不该做,该做就去做,至于结果会怎么样,只有一…
古语云: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《易经》也告诉人们这个道理:有时受损不仅不是坏事,而且会为自己带来好处,甚至我们应该主动舍弃,以换取收益。 我们常说,“为道日损”,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行动,通过自己的领悟,逐渐减少自己的欲望。不仅如此,有些情况下,只有主动减损自己,才有可能获益,而这种以舍求得的方式,正…
《后汉书·光武帝本纪》中有一句话:“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,安得不投死乎!”意思是说,萧王 (刘秀) 把自己的赤诚之心都交给了别人,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效死呢这便是成语“推心置腹”的由来. 西汉末年,皇权势弱,王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朝。王莽在称帝时期,全凭个人的感觉来下达命令,因而经常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形,…
《老子》中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意思是说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,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。识人是一种艺术,能够准确、深入地了解周围人的品行和才能,对于我们交友、育人、用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 “……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书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“子非吾友也。”这段话讲述的是一个割…
“志之难也,不在胜人,在自胜。”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。说的是人们在立志上遭遇到的困难,不在于战胜别人,关键在于能否战胜自己。无论是“克己”还是“律己”都指向“胜已”这一古已有之的成功秘诀。 古人在战胜自己方面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。唐朝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就是其中之一。柳公权自幼聪颖,在书法方面有着过人的…
一次,我去拜访一个有钱人,到中午了,他问我要吃什么,我问他平常吃什么。他说:“你不来,我平常根本就不吃。”我说:“我们去吃海参,去吃鲍鱼。”他急忙摆手:“不去! 吃怕了,吃得我现在有脂肪肝,有高血压,肚子还这么大,什么都不敢吃了……” 他是很富有,可是什么都不敢吃,有什么快乐?实在饿得没有办法,买一…
现代人做事,大都会先衡量利弊得失,对自己有利的就去做,对自己不利的就不去做。趋利避害,得而不失,人人都想要。但是,一阴一阳之谓道,《易经》告诉我们,有一得必有一失。 比如黄金,你可以去问问金店的人,黄金涨价到底对他们好不好。其实,当黄金的价格快速上涨的时候,他们基本上是不卖的,因为卖了,同样的钱就买…
人生是不可能整全的。乾隆皇帝说自己是“十全老人”,做到了吗?没有。他死了以后皇陵被盗,尸体都不能保全。实际上,乾隆皇帝临死的时候也不是很愉快。 记住,人生不要求全。如果一定要求全,就要加上两个字一一委曲。委曲才能求全。一个人如果经不起委曲,那就不要求全,这样才能得其平。不会好的都在你这里,坏的都在别…